【童你講心】見到小朋友開心,是否不用給他回應呢? (下) *教材免費提供
- evelyncheung108
- 2022年6月1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有時候,我看見小朋友在公園玩得很開心! 既然他/她的心情不錯,我就不會給他/她很多回應,希望小朋友可以在沒有大人干擾下繼續玩下去,讓他/她繼續保持開心的心情!」
上次提到家長需要為小朋友的每種心情給予適當的回應,如不清楚或忘記原因在哪,歡迎家長可以在查看上篇文章: https://kidsmcproject.wixsite.com/kidsmdproject/post/【童你講心】見到小朋友開心,是否不用給他回應呢-上
所以究竟家長可以如何回應小朋友的情緒反應,從而幫助小朋友覺察到自己或他人的心情呢?

一、真實事件
平日小朋友會發生大大小小的情緒事件,例如上學、看電視、做功課等等,當中小朋友會出現不同的心情,非常值得家長去善用這些難得的機會,讓小朋友留意到自己當下的真實心情。當小朋友表現興奮、傷心、生氣等等,可以一邊模仿小朋友的動作及表情,一邊告訴小朋友「你現在的表情/動作是怎樣的,你心情怎樣啊?*」。讓小朋友可以透過你的說話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表情,明白到自己的某些行為如鼓起面頰、交叉手等是與某些心情有關係的!
當然小朋友需要時間及練習去意識到自己行為與心情的關係,家長不妨一遇到合適的機會就好好與子女進行對話!
*若小朋友年齡較小,或是當時的心情是小朋友從未認識過,可以直接告訴小朋友他現時的心情是甚麼。

二、看看日常拍下的影片
現時家長都喜歡拍下小朋友的生活,原來這些影片都可以用來當教材使用的! 家長可以給小朋友一個任務,請小朋友觀察影片下的自己,再留意下自己的心情及行為,可以透過以下問題與小朋友進行親子對話:
- 「你猜一猜你當時的心情如何呢?」
- 「你怎樣猜估到你是(心情)呢?」(可以請小朋友多留意自己影片下的表情、行為)
- 「發生了甚麼事情令到你覺得(心情)?」
- 「你現在做甚麼事會令到你覺得(心情)?」
當然家長可以使用電影、動畫、和卡通片去進行對話,同時去認識其他人的心情行為,提升對他人的情緒覺察能力!
三、 心情日記
家長可以下載及列印下面的教材,可定期請小朋友畫出當天的心情如何,再分享給家人聽,當然家長可以使用剛才的問題,請小朋友分享多些自己有某些心情的面部心情、行為是怎樣的!
初時小朋友未必能畫出大家心目中想呈現的作品,但不緊要的! 情緒覺察能力是小朋友情緒發展中其中一項需要更多時間訓練的項目,小朋友需要大量提示,才能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面部表情及行為。恆心地練習後小朋友會具有自主能力,能自己說出,甚至控制到自己某些情緒行為!

Comentários